新华网东京9月29日电(记者钱铮)由中日两国专家组成的学术研究团体——中日教育研究学会28日在东京举办2025年学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老残共养、老幼共养和少子老龄化”的主题,就两国养老护理制度的发展、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面临的问题和破解思路等开展了交流。
r日本厚生劳动省老健局老人保健科科长助理长嶺由衣子在做主旨演讲。记者钱铮摄
r日本厚生劳动省老健局老人保健科科长助理长嶺由衣子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日本引进护理保险制度的背景、护理保险制度的基本架构以及护理人才培养制度的变迁和现状。她说,今后日本的总人口将减少,但是老龄人口、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预计将继续增加,此外,认知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日本将出现数十万的护理人才缺口。她介绍说,日本目前正扩大外国人才的引进,为他们提供日语教育和护理方面的研修,并且在护理一线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和护理机器人等科技手段的应用。
r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耀垠在做主旨演讲。记者钱铮摄
r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耀垠分享了中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政策和新模式。他说,截至2024年末,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6%,养老服务需求显著增加,相应的,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快速增长。朱耀垠指出,中国各地目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服务新专业也不断推出,但仍存在中高端养老服务和护理人才匮乏,不能满足养老事业产业发展需求,养老护理人才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等困难。他认为,应倡导积极老龄观,帮助老年人自立;应增加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尊严感,加强待遇保障;还应开展家庭护理人员培训。
r中国康复大学副教授徐辉在自由研究发布中介绍了青岛市借鉴日本“自立支援护理”模式,探索健康老龄化的“青岛模式”的实践。
r中日教育研究学会会长、日本帝京科学大学教授吕晓彤在致辞时表示,日本和中国共同面临着少子老龄化加剧这一课题。这不仅给经济和社会保障带来影响,还给教育、地区社会、产业结构等领域造成严重冲击,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主题。尤其是培养肩负下一代重任的人才,对两国而言都是紧迫的课题。她说,两国共享知识与经验将贡献于政策制定、社区建设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希望这一努力不仅能惠及两国,更能为亚洲乃至全球性课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中鑫优配-股票杠杆公司-正规股票平台-免费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